铜仁市“三个三”助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强村富民战略行动,通过探索构建“三大体系”、强化“三项措施”、提升“三大保障”,全力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质增效。
构建“三个体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
建立基层组织治理体系。全市移民安置社区按照“基层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覆盖率达100%,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选派驻村(社区)第一书记、驻村(社区)工作队员覆盖率达100%”的要求,通过组织选派、社区选举、居民自荐等方式公开选聘,全市144个安置点设立党组织155个,纳入当地村(社区)党组织管理69个,实现安置点党组织全覆盖。
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印发《铜仁市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推进方案》,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安置社区网格管理机制。推行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建安置社区机制,实现联系包保全覆盖。加快3000人以上安置社区物业管理机构建设,推进社区、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人员“交叉任职”“双向交流”。已建成综治中心128个,划分“十联户”单元5400余个,建立群防群治组织132个;全市安置社区成立业主委员会47个、物业公司38个、物业企业党组织8个。
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移民安置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常态化开展安置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区实行月度研判机制,每月集中研判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协调综治中心、派出所(警务室)共同处理化解矛盾纠纷,构建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组织,让各类矛盾纠纷在家门口解决,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社区、人员进社区。
强化“三项措施”,确保搬迁群众“住得稳”
实施“两区共建”。积极推动移民安置区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共建发展,充分利用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安置社区资产盘活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以及招商引资,新建或扩建安置区产业园,增强园区吸纳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探索组建“移民后扶”集体经济发展企业(强村富民公司),集中项目资金、移民资源,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承接各类后续扶持项目,让“移民项目”转化为“致富金库”,发展壮大移民安置区集体经济组织。全市已投入中央财政衔接戴帽资金1.18亿万元,实施34个后扶产业项目,已建成产业园区3个,正在建设2个。
实施“资源共享”。积极引导搬迁群众盘活“三块地”,通过集中流转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用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资产运营机构”等方式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资产入股、资源开发、合作共营等方式,鼓励发展移民安置区集体经济。全市累计盘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耕地、山林地、宅基地72.29万亩,建成移民安置区集体经济组织144个,实现移民安置区集体经济累计2770余万元。
实施“就业共助”。出台《铜仁市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三年工作方案》《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稳岗就业促增收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方式,对安置点搬迁劳动力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巩固提升搬迁群众稳岗就业率。同时引进符合搬迁劳动力现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培育扶持安置点楼下工厂,切实壮大移民安置区就业车间(基地),积极为搬迁群众创造就业岗位。全市招引、建设就业车间(基地、微工厂)170个,解决搬迁群众就业3550余人。
提升“三大保障”,确保搬迁群众“久能安”
基础设施大提升。结合城镇化发展战略,将移民安置社区与县城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和管护,推动供气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通信网络等向移民安置社区全面延伸覆盖,定期组织清理、检修安置区化粪池、污水井盖等设施。投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4107.63万元,实施安置点基础设施补短板类项目43个。
文化赋能大提升。积极组织工青妇及志愿者服务、慈善机构等各类社会团体,深入移民安置社区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建设”创建宣传活动,促进搬迁群众与原居民相互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包粽子、舞龙灯、跳花灯等群众乐于、便于参与的文艺及体育活动,已建成图书室120个,组建演出队伍166支、民间社团133个。
管理服务大提升。建立联席会议、常态化调研、调度等工作机制,压实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包保1万人以上移民安置社区、县级领导联系包保移民安置社区责任。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纳入市直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内容,要求办理实事不少于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