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花鼓舞
松桃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方有着74万人口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孕育着众多优秀、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苗族花鼓舞就是其中之一。
在苗乡,花鼓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参加过海内外多个国家及地区演出,并获奖无数。如今,走进苗乡大地,在一些重大节庆及旅游景区,你都可欣赏到独特的花鼓舞艺术表演。
“苗族花鼓,自五十年代就打进省城,六十年代进入北京。改革开放后,苗族花鼓更是蜚声海内外。”松桃第七代鼓王龙云辉说。
自1989年以来,松桃苗族花鼓舞曾先后随省和国家有关艺术团成功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参加了广州羊城中华博览会、北京亚运会、洛阳国际牡丹花会、西南灯会、上海浦东国际旅游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高度评价。
前世今生
据传说,当时苗族先民虽创造了花鼓舞,但也只是过年时才能打,从腊月二十开鼓,到正月二十封鼓,这段时间正是年关时节,故叫做“打年鼓”。传说腊月二十皇帝封印,不上朝坐殿,正月二十日皇帝开印,开始上朝坐殿理政。倘若在其他时间打花鼓,传到京城,影响皇帝执政,治罪下来击鼓之人是吃不消的。因此,一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打花鼓,苗族百姓便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习鼓练艺,享受花鼓艺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花鼓现在已作为松桃苗乡民间社会的一种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而重新发挥其社会价值,每逢重大节庆日,苗族男女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打花鼓。
表演形式
据鼓王龙云辉介绍,松桃苗族传统苗族花鼓有两面鼓、四面鼓之分。两面鼓音色清越、圆润、爽心悦耳;四面鼓是苗族花鼓之王,场面气势磅薄,声音沉雄浑厚,惊心动魄。生活在腊尔山地区的松桃苗族人民,一般在椎牛祭祖、节日盛会、闲暇娱乐、迎宾宴请时都要表演花鼓舞。
松桃苗族花鼓舞有80多种类型,其中神鼓、年鼓、喜庆鼓、拦路鼓最为热烈隆重。苗族在盛大椎牛祭祖时表演的神鼓,时间长达几昼夜,极为隆重。而在每年农历正月上半月打的叫年鼓,是闹新年的娱乐活动。喜庆鼓在苗族“四月八”“六月六”等盛大节庆中表演。拦路鼓则是苗家人最喜爱的鼓舞之一,在节日盛会上,年轻人在进寨路上设卡摆鼓,男来女邀,女来男请,对歌赛鼓,妙趣横生,热闹非凡。
“花鼓舞表演动作、套路有很多,表演根据鼓的类型而定。”龙云辉介绍,苗族花鼓两面鼓表演时,将鼓置于支架上,一人敲打鼓帮把握节奏,男女各一人相向对打鼓面,也可男女各二人对打;四面鼓又称八音协奏,是鼓中之王,表演动作复杂,整体配合难度较大,表演人数为4人、8人或16人;节日盛会举行大型鼓舞表演时,设置若干个两面鼓、四面鼓,表演者可多达上千余人。“表演现场,气势恢宏,鼓声抑扬顿挫,惊天动地,鼓槌飘带上下翻飞,五彩斑斓,令人精神振奋。”谈及花鼓表演时的壮观场景,龙云辉心花怒放,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松桃对花鼓在传承中进行了创新,该县又潜心研究开发出了“苗族八面鼓”,属世界首创。其鼓身直径5米,高1.1米,周长15米,是一个组合形式的大圆鼓,组合起来粗看是“八面鼓”,细看则是“十六面鼓”,有着团结、和谐、奋进等丰富寓意。八面鼓演出时,几十人同时进行表演,气势恢弘、热烈壮观。
“现在,苗家人把花鼓作为自娱自乐展现生活、劳动,抒发情感的健身活动之一。”龙云辉说,花鼓其动作套路有“老汉捋须”“栽秧种麻”“蛟龙出水”美女梳妆“飞蝶采花”等一百多种,动作大多是表现祭祀、劳动、生活、武术和模仿动物形态等,既有男子的阳刚之美,又有女性细腻秀柔之美。在表演时,鼓音、鼓点、节奏、动作必须一致,从脚到踝、膝、髓、肩、腕、头部都要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在二面鼓表演时,可二人击鼓二人舞,也可四人同时边击边舞。而在四人绕鼓穿花表演时,表演者交错舞蹈,动作要一致,讲究对称,到过渡点时,四人按逆时针方向绕圈换位,打鼓边者换打鼓面,击鼓面者换打鼓边。在四面鼓表演时,可4人表演,也可8人表演,还可16人表演。八个人在一架四面鼓上表演时,每方二人,每面的二人可交换位打击鼓面,也可以二人同时动作,一人左手击鼓,右手舞动,另一人做对称动作,各自对称,分毫不差,整体要求更为严格。8人及16人同舞时,场面壮观,富于变化,加上鼓槌上下翻飞,彩绸五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传承弘扬
为了传承和弘扬苗族花鼓艺术文化,2013年,松桃成立了花鼓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07名,形成在瓦窑片区多劳村、麻洞村、塘边村等村民做到人人学花鼓舞、个个会打花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花鼓培训,不定期到各村寨开展花鼓培训,该县把花鼓带进了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吸纳了花鼓爱好者6000余名,培训学员5万余人次。
除此之外,松桃还把花鼓引入县内课堂及景区。目前,正大中学、松桃民族中学、盘信中学、正大民族完小、官舟完小等学校都把花鼓传统体育活动引进课堂,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并聘请苗族鼓王龙云辉等一批专业的花鼓教师担任苗族花鼓教学,该县2000余名在校学生熟练掌握了花鼓舞一百多种套路。
松桃苗王城成功打造成旅游景区后,该县把苗族花鼓、绝技、苗歌等特色民族文化引进景区,丰富景区文艺文化,解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该县因打花鼓在苗王城景区当演员就业的就达35人。
自2009年花鼓舞《鼓之源》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以来,花鼓舞频繁走向高端平台,摘取全国各类高端赛事桂冠,为松桃苗乡人民争取荣誉无数,树立了良好的民间原生态艺术文化形象,成为人人向往,个个想学的重要载体。每逢该县的重大节庆日,花鼓舞已成为苗乡群众必备的精神粮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