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接龙习俗
苗族“接龙”,苗族称为“然绒”(苗语:reax rongx ),是苗族重要的传统祭祀、祈福民俗活动之一。在苗族先民意识中,龙是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长期以来,苗族是支苦难的民族,在千里迁徙的过程中,苗族先民遭受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困扰及旧社会统治者的强力压迫,把幸福团结的希望寄托在民族吉祥物——龙的身上。龙不仅是苗族先民敬仰的神灵和心中的图腾,还能够除灾去病、保人间风调雨顺、人蓄兴旺的神灵。
苗族同胞若遇家人疾病缠身、意外伤残,或遇村寨口角之争、邻里打斗、流血事件等诸事不顺时,就会意想为家道渐衰,祥龙有它迁之意。遇事东家或者村寨就要举办苗族“接龙”活动,以求得“祥龙”回归,保佑家人病去灾消,庇护村寨平安吉祥。苗族“接龙”有独家举行和全寨举行两种形式。区别在于:祭品是独家提供还是全寨捐集,独家举办则祭堂设在遇事主家堂屋,村寨举办则选在村寨龙气汇集之地。苗族“接龙”祭祀主祭神灵都是龙神。祭祀当日,苗族同胞男女老少均身着盛装集体参与,整个苗族“接龙”活动由苗族“巴狄熊”祭司主持,独家举办和全寨举办大同小异,仪式严格按照传统习俗。其主要内容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清屋、扎龙堂、拜土地、拜祖先、拜灶神、启坛、接龙、分龙、交牲献熟、安龙。
苗族“接龙”祭祀仪式,与苗族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苗族历史追述至距今4600年以前的蚩尤时代,从苗族口传经典中反映出苗族“接龙”创生和广泛运用的时代,是神权、政权、军权合一的时代。苗族“接龙”伴随着苗族先民的不断迁徙,在一代代先民手里,一次又一次的举办中得到传承、演绎、发展。苗族苗族“接龙” 活动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苗族村寨,具体分布在世昌街道、盘石镇、长兴堡镇、长坪乡、迓驾镇等苗族聚居地区,这些地区的苗族苗族“接龙”形态保存较好,长期开展传承活动,传承人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