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中医智慧 守护健康独具“阡”韵——石阡县打造民族医药康养新地标纪实
来源:铜仁门户网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5-10-24
点击数:

黔东夜郎,古泉流淌千年不息;仡佬医药,匠心传承历久弥新。
在铜仁市石阡县,一座将民族医药与温泉康养深度融合的康复疗养中心——石阡仡佬医馆,正以独具特色的“阡”韵魅力,成为当地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里不仅是康养胜地,更是医药文化传承的高地。11个融合古方精髓的药浴池蒸腾着草本芬芳,“补阳还五汤”“独活寄生汤”等经典验方通过温泉载体焕发新生。

仡佬医馆温泉药池绿树掩映。
冯灵盛、杨正伦、杨定财等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名医在这里找到舞台,让“翻背摸骨”“刮痧放血”等民间技艺从乡野走进厅堂,系统地服务百姓健康。
创新是这里最鲜明的底色。医馆通过中医四诊构建起“采集—评估—干预—管理”的健康管理闭环,推出火龙罐、铜砭刮痧等20余种特色疗法,八成项目纳入医保。
医馆还与古温泉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中医+温泉”新模式,让游客在休闲中体验养生之道。今秋开业以来,已接诊超600人次,成为推动当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缘起:千年古泉遇见民族医魂
深秋清晨,石阡县龙川河畔笼罩在薄雾里。城南温泉老街,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混杂着热气扑面而来,与往常纯粹的温泉味不同。寻着香味望去,“石阡仡佬医馆”的牌匾下,已是人来人往。

9月8日,石阡仡佬医馆揭牌投运。
馆内,景象令人称奇。11个温泉泡池热气蒸腾,流淌的却不是普通的温泉水。池边牌匾上写着“补阳还五汤”“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药汤颜色或深或浅,蒸汽里都带着一股甘苦的草木之气。
“这药汤,大多是我们用石阡本地中草药,头一天就在大锅里精心熬煮好几个钟头,再兑到温泉池里的。”工作人员解释,“这不是简单的‘煮中药泡澡’,而是有康养理疗作用的药浴。”
这座古朴与现代交融的建筑,是新近亮相的“石阡仡佬医馆康复疗养中心”。它的开放,标志着石阡在守护群众健康、弘扬民族医药文化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医生在温泉池添加中药汤剂。
近年来,石阡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示批示精神,将这座医馆作为促进铜仁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具体实践。
“我们的目标,绝不只是打造一个医馆。”石阡县中医院院长彭强笃定地说,“我们要建的,是一个仡佬医药的传承基地、文化展示窗口,更是一个特色康养平台!”
他身后,是具有“久晴不涸、久雨不涨、四时如一”恒常品性的千年古温泉。这泉水,正以其富含的氡、硒、偏硅酸等珍稀元素,默默滋养着这片土地,同时也成为仡佬医馆最独特的禀赋。
二、传承:深山采药人,指尖有灵犀
医馆一楼门诊部诊室里,78岁的丁老爷子终于舒开了紧锁的眉头。为了这长期的口渴、烦躁、出虚汗,他跑过遵义、贵阳的大医院,钱花了不少,效果却总是不尽如意。

仡佬医馆名中医杨正伦正在为患者针灸治疗。
“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你这是肝火、胃火、心火三火齐发,虚火上浮扰动了心神耗伤津液。”坐诊的杨正伦医生不紧不慢地说着,指下清晰地感受着老人脉搏的跳动。
杨医生是石阡县本庄镇人,民间名中医,手里握着“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他从小随父行医,至今已五十余载,家学渊源可追溯至解放前。
“给您开3副中药,天门冬解热消烦,五味子酸收补肾,人参固本补元气。先调理两天看看。”杨正伦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石阡县中医院院长彭强正在用中医技术为患者治疗。
果然,三天后复诊,丁老爷子自己走进诊室,声音都洪亮了几分:“神了!杨医生,我这心里不烦躁了,晚上汗也少了,嘴巴没那么干了!还是咱们老祖宗的法子管用!”
在仡佬医馆,像杨正伦这样身怀绝技确有专长的医者还有5名。他们是仡佬医药的传承人,也是资深中医师。他们的“武器”,不仅是常规的“望闻问切”,还有独特的“灯火推拿”“挑筋正骨”。
他们的“弹药”,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秘方验方,在对付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妇科调理、皮肤顽疾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时,往往能收获奇效,手到病除,深得当地群众信赖。

仡佬医馆推出特色养生治疗法。
“黔地无闲草,遍地皆灵药。”彭强指着药柜里的药材说,在全国第四次中药材普查中,石阡县已收录中药材1056种。其中,石阡淫羊藿提取物制成的淫羊藿软胶囊,已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一线用药。
医馆不仅汇聚名家,更搭建舞台,让散落民间的珍珠焕发光彩。比如,擅长用挑针治疗痔疮的冯灵盛医生,精通小儿推拿结合灯火疗法治疗儿科疾病的黄再伦医生,都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

医馆医生正在为患者治疗。
那些曾被收录进《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仡佬医药》的民间智慧,以及刮痧、扎瓦针、拔火罐、剔鱼鳅症、打通杆、穴位贴敷等民间技术,也从乡野走入厅堂,系统性地为更多百姓服务。
三、创新:汤药融古今,康旅奏新曲
“我是真没想到,中医效果这么好!”说这话的,是石阡县的一名被失眠折磨二十多年的初中教师,今年秋季开学,学生管理和工作压力让她病情加剧,“整夜整夜睡不着,后来甚至站着都能晕倒。”

仡佬医馆名中医冯灵盛正在门诊接诊。
9月20日,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仡佬医馆。医生为她制定耳部刮痧、头部按摩、耳穴贴压的“三联疗法”,再配合疏肝解郁安神的中药口服。“十天时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回来了!你看我脸色是不是好多了?”
在医馆的治未病中心和睡眠诊疗中心,像李老师这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主治医师梁倩介绍,中心已构建“采集—评估—干预——管理”的闭环健康管理机制,旨在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少生大病”。
值得一提的是,仡佬医馆创新推出的火龙罐、铜砭刮痧、全息刮痧、耳穴贴压、督脉灸、平衡罐、脐针、解结针法等二十多种特色疗法,且80%的诊疗项目都纳入了医保报销。

仡佬医馆创新推出特色疗法。
梁倩补充道,“为了方便上班族和学生,我们还特别开设了午夜间护理门诊。”自9月8日开馆以来,这座崭新的医馆已接待超过600人次的诊疗。
医馆的创新,远不止于诊疗。他们充分利用道地药材,开发了黄精酒、果脯、益生菌口服液、八月瓜果酱、保健养生枕等一系列养生佳品,让健康融入日常饮食起居。

医馆医生正在制作中药。
更重要的是,医馆还与石阡古温泉公司合作,将“民族医药”“生态康养”与“温泉旅游”巧妙嫁接。游客在享受温泉惬意之余,可以来医馆体验一次原生态的仡佬医药诊疗,品尝一杯量身定制的养生茶饮,了解悠久的仡佬医药文化。
“石阡先后荣获第二批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县建设项目、贵州省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等称号。”彭强表示:这种“中医+温泉”的创新模式,可极大地丰富康养旅游内涵,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健康的新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